【党史学习】第十四集:针锋相对的“好戏”
                  
	
	
 
	
 
1945年8月15日,
	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
 
	人们欢呼、呐喊、喜极而泣 
 
	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是 
 
	比这胜利消息早一天 
 
	到达延安的一封重庆来电: 
 
 
	蒋介石邀请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 
 
	通过这封电报,老蒋设了个局: 
 
	如果毛泽东接受邀请亲赴重庆, 
 
	国民党就可趁机要挟, 
 
	迫使共产党交出解放区,交出军队 
 
	如果毛泽东拒绝邀请, 
 
	那么一顶“拒绝和平”的帽子, 
 
	就可以扣到中共的头上 
 
	对于自己布下的这个局,蒋介石有个基本的判断 
 
	就是:毛泽东不会来,或者不敢来 
 
	于是,蒋介石又连着拍发两封电报 
 
	言辞中,已经有了掩饰不住的咄咄逼人之态 
 
	
 
	然而 
 
	第三封电报刚发出一天,延安的复电就到了 
 
	毛泽东要来重庆了! 
 
	这脸打的,是不是很“香”? 
 
	其实,中共方面接到第一封电报起 
 
	对于毛主席是否赴重庆, 
 
	在党内确实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
 
	但毛泽东下了决断: 
 
	“可以去,必须去” 
 
	“这样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” 
 
	
 
	1945年8月28日下午 
 
	一架美制C-46运输机降落在重庆九龙坡机场。 
 
	身穿中山装的毛泽东刚一走出机舱 
 
	各国记者镁光灯就“咔咔”闪成一片 
 
	陪同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说: 
 
	“这简直像在好莱坞。” 
 
	——没错,“好戏”要上演了! 
 
	毛泽东抵达重庆后 
 
	下榻在蒋介石的官邸林园 
 
	第二天早上 
 
	一贯熬夜工作的毛泽东 
 
	罕见地早早起床散步 
 
	巧遇每天早起的蒋介石 
 
	一段暗藏机锋的对话就此开始: 
 
	
 
	
	蒋介石说:“润之先生,你怎么起得这样早?听说你有晚上办公的习惯,怎么,来这里不习惯?” 
 
	毛泽东回答:“岁月如逝水,有道是前30年睡不醒,后30年睡不着嘛!蒋委员长不知有没有这个体会?” 
 
	看似“神仙”聊天,表面云淡风轻 
 
	但你得品,你细品 
 
	
	
 
	谈判桌上 
 
	中共代表团本着和平、民主、团结的原则 
 
	作了充分准备和相当大的让步 
 
	包括明确表示拥护三民主义、拥护蒋主席领导地位 
 
	停止武装冲突、裁减部队等等 
 
	而国民党方面,在谈判桌上唠唠叨叨就那么几句话: 
 
	“你们共产党要求太高,得往后退一退” 
 
	气得中共代表王若飞谈判现场就拍起了桌子 
 
	
	
 
	
	谈判桌上的火药味是唇枪舌剑 
 
	千里之外,山西的火药味就是漫天炮火了 
 
	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
 
	不顾谈判期间的停火协定 
 
	集中兵力向晋冀鲁豫解放区控制的上党地区进攻 
 
	好在,中共早就防着这手了 
 
	刘伯承、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 
 
	歼灭了来犯部队3万5千余人 
 
	光国民党将官就活捉了27名 
 
	吃掉“阎老西”全部家底的三分之一 
 
	这一战,把国民党当局刚要出鞘的屠刀 
 
硬生生又给摁了回去
	
	
 
	1945年10月10日 
 
	国共双方终于签署 
 
	《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》 
 
	即“双十协定” 
 
	回头看这段历史,毛泽东选择亲赴重庆谈判 
 
	险不险?真险! 
 
	勇不勇?超勇! 
 
	虽然险,但赢得了民心 
 
	除了勇,还揭穿了阴谋 
 
	变被动为主动 
 
	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
 
	民心之所向,胜之所往 
 
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
	
 
	
 
	
上一篇:
                  【党史学习】第十三集:险遭灭顶的突袭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下一篇:
                  【党史学习】第十五集:转战陕北之步步惊心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